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,银发群体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多种角色,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专业技能。同时,银发老人安享幸福晚年也是重要民生工作,更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与经济动能。银发经济作为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应运而生的新经济形态,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国家《“十四五”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》中也提出了发展银发经济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。基于此,安康学院经管学院组织了“陕南银发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”。
据陕西省相关报告显示,截至2024年末,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887万人,占常住人口的22.4%。这既凸显了老龄化加快的挑战,也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。作为陕西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,陕南老龄化率已超23%,且具备发展银发经济的天然优势:地处秦巴山区,富硒、茶等特色生态产业为康养筑牢基础;汉文化与非遗技艺则为康养旅游注入人文内涵,在相关领域潜力显著。
调研实践中,团队立足陕南地理与经济条件,通过实地走访剖析现状与痛点,探索创新路径,为推动银发经济成为拉动内需、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引擎提供实践参考,助力区域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与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NO.1 陕南银发经济发展现状调研实践:走进旬阳
实践团队走进旬阳市老年公寓,与工作人员及入住老人展开面对面交流。在说明调研意图后,对方热情接待并允许团队深入现场,为调研提供了便利。

旬阳市老年公寓属县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,位于距县城0.5公里的城关镇党家坝社区,与旬阳中心敬老院相邻。整个园区环境优美、交通便利。

中午用餐时间,工作人员为老人们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,饭菜种类丰富,营养均衡。团队成员了解到,考虑到老年人的饮食需求,工作人员特别注重低盐、低脂、易消化的特点,服务贴心细心。在用餐过程中,团队成员与老人们亲切交谈,进一步了解到他们对公寓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对服务的建议。

老人们团体用餐,互相关心,其乐也融融。实践团队也借此更深刻地理解了银发群体的健康养老需求,以及银发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与健康发展之道。
老年公寓按照小户型、单元房模式设计。单户面积约42平方米,内设客厅、卧室、卫生间、阳台、小厨房,24小时供应热水。公寓楼共七层,设计四部电梯,陪有中央空调、网络电视、图书阅览、棋牌娱乐、医疗保健、户外健身等活动配套设施。
NO.2 陕南银发经济发展现状调研实践:走进岚皋
在岚皋民主镇枣树村,实践团队发现枣树村已然成为集全胜寨红色旅游+乡村民宿度假、岚皋村BA基地、特色产业园为一体的客路故乡。

枣树村种植业的勃勃生机景象

枣树村民居(客路故乡)院落
自建的房屋、自家的菜地,院落收拾得干净整洁。实践团队随机走访到村里一对63岁银发夫妇经营的店面,刚在门口聊了几句,女主人就笑着端来刚摘的脆甜李子,边递水果边热情介绍情况,自豪与喜悦溢于言表。乡村振兴的春风里,村里家家户户的居所各有巧思,却又在统一的灰黄色外墙、灰蓝色屋顶映衬下,形成和谐又独具特色的格局。有人不禁感叹:这大概就是现代化乡村该有的模样吧!

北林经管院--安康学院经管院共赴枣树村调研
赶巧,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(生态文明与林下经济方向)暑期实践团队恰至安康,安康学院经管学院的师生不仅主动推荐调研点位,更全程陪同开展活动。双方在深入交流中增进了了解,并建立起良好的友好合作关系。(未完待续)
撰稿:院柯 审核:李成仙 发布:院柯